上午前往澳門城市大學保怡校區,參加兩場聚焦技術應用與城市實務的專題講座。
📸 第一場由閆宇老師主講《數字攝影測量在遺產保護中的應用》。講座中分享了他學生時期實際操作的經驗,介紹如何運用無人機結合鏡頭技術進行空間掃描,以獲取建築或文化資產的完整外觀。相較於傳統光達掃描,此方法相對成本較低,很適合進行學術研究。不過,閆老師也誠實分享了此技術的挑戰,如光影干擾、氣候影響與遮蔽物限制,目前仍在持續優化應用方式。整場講座為學生開拓了對空間資訊與文化保存整合的新視角。
🏙 第二場則由謝俊民老師帶來《澳門總體規劃及東區詳細規劃》。從土地使用分區、公共設施設計到交通動線分析,深入介紹澳門未來城市藍圖。規劃案以「宜居新區」、「門戶商圈」、「濱海地標」為三大發展定位,其中「輕軌延伸計畫」更令人期待——未來輕軌將環繞舊城區,串聯新舊核心,打造更完整的都市交通系統。詳實的內容讓同學們對澳門的空間發展策略有更全面的理解。
🗂 下午則進行期中簡報前的最後一次與指導老師面對面討論。同學們在團隊合作中激盪出更多創意與思辨,也把握每一次建議與修正的機會,力求在簡報中呈現最具說服力的規劃構想。
🌙 晚餐過後,回到旅館後仍未歇息。同學們集合在旅館的交誼廳內,進行線上與線下持續圖面修正、概念微調與簡報練習,直到深夜燈火未眠,只為在明日的期中簡報中交出最理想的成果。
今天的行程,不只是知識的累積與技術的學習,更是對規劃熱忱的具體展現。從數位工具到真實場域,每一次對話與行動,都是邁向更完整城市理解的一步。
#數字攝影測量
#文化資產保存
#東區詳細規劃
#空間科技
#澳門城市大學
#文化大學都市計劃與開發管理學系